大家都知道,人的身体都会存有一定的毒素,那么应该怎样清除体内毒素呢?体内毒素犹如人体健康的“定时炸弹”,排毒已经成为都市女郎的必修课。
各种有毒物质通过食物和呼吸进入我们体内,长期积聚会形成可怕的毒素。没有得到及时排除的毒素会随着血液运往全身,打乱我们身体的平衡,导致产生各类疾病。
你今天清肠了没有?
没错,增重、痘痘、溃疡种种问题都可通过清肠得以缓解,至少是不同程度的改善。一个人的脸色、精神状态乃至以后是否可能患上恶性疾病,都与我们的肠道表现有关。科学家对13个国家人口的排泄物抽样研究后发现,排泄物越多,将来患上恶性疾病,尤其是肠癌的几率就越低。看来,“你今天便便了没有”已成为最紧迫的健康大计。
谈到清肠就不能回避宿便的问题研究发现长期便秘者体内积存的宿便高达13-24公斤这么多的毒素占领着肠道,对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但是随着清肠的概念粗糙而又广泛的卖力宣传着,越来越多的人轻信于随手拈来的清肠小谣传和误区,不仅不能帮身体排出毒素,反而还破坏了身体机能的平衡。下面,我们看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清肠误区吧。
误区一:只吃苹果
苹果的纤维素含量比一般水果高,而且苹果中还含有一些果胶,会使大便变软,对排便有帮助。但是,对于那些肠道问题比较严重的人来说,靠苹果清肠排便效果不会太明显。
误区二:减肥药、排毒养颜胶囊
留心一下减肥药和排毒养颜胶囊上的药品成分上都会有大黄与芒硝这两味中药,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让你拉肚子。人体是一架精密的仪器,本来有自主控制排便的功能,减肥药或者肠清茶等有泻药成分的产品,其实是人为的加速胃肠蠕动,迫使人体产生排便反应,久而久之,胃肠道的自主排便功能就减弱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便秘症状更加严重。
误区三:盲目吃木耳
黑木耳也是非常好的清肠食物,而且经过风干的食品遇水后膨胀,会给肠道带来更多水分。不过,对于排便困难者,想通过吃一顿黑木耳通便是很困难的,除非加大量或者辅助运动方式。
误区四:酵素
听起来份外小资的酵素产品,那更是忽悠你没商量。酵素俗称“酶”,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但是酶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怕热,二是怕酸。我们把酵素吃进去,即使部分生命力强的酵素因子能够到达胃部,遭遇胃酸也就一命呜呼了,再无实现它消脂减肥壮志的能力。
误区五:空腹喝凉牛奶
空腹喝冰牛奶可通便,一是因为冷的刺激会加速肠道运动,二是牛奶中有大量乳糖,而一半以上中国人都缺乏牛奶吸收所需的乳糖酶。所以喝牛奶后,乳糖没有消化就进入了结肠被迅速排出体外。
误区六:益生菌乳制品
声称含有有益菌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起到排毒作用的产品,其实也很难起到排毒的作用。此类产品中的活性菌成分因为是以液体的形式存在,通常很难到达小肠,在胃酸和胆汁的攻击下很容易就壮烈牺牲了。
误区七:依赖减肥茶
喝减肥茶有三点危害:长期饮用会使肠黏膜变色;减肥茶会损伤肠道运动神经,一旦停服肠道功能反不如从前;减肥茶中的物质会带走肠道内原本有用的脂溶性维生素,时间久了皮肤会变干。
清肠排毒食物Top榜
你还在为选择排毒方法烦恼吗?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只有针对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排毒方式。那么,我们可以从食物下手,赶走大腹便便喔!
1、芦笋:芦笋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天门冬素与钾有利尿作用,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有利排毒。绿芦笋的笋尖富含维生素A,料理时可将尖端微露水面,能保存最多营养素滋味又好。
2、薏仁: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按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3、小米: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营养丰富,也有助于美白。
4、燕麦:燕麦能滑肠通便,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加入其他食材,如苹果、葡萄干,营养又能促进排便!
5、苦瓜:科学家对苦瓜所含成分进行分析后发现,苦瓜中存在一种具有明显抗癌生理活性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消除体内的有害物质。苦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凉拌,放入少许盐,然后根据口味放入准备好的甜、酸、辣等调味品,拌匀后即可食用。
6、糙米: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丰富的纤维,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当的饱足感,能整肠利便,有助于排毒。每天早餐吃一碗糙米粥或来一杯糙米豆浆是不错的排毒方法。
7、洋葱:洋葱能促进肠胃蠕动,加强消化能力,且含有丰富的硫,和蛋白质结合的情形最好,对肝脏特别有益,因此有助于排毒。煮一锅以洋葱为主的蔬菜汤,加入绿花椰菜、胡萝卜、芹菜等多种高纤水果蔬菜,能分解体内积累的毒素,有助排便。
8、莲藕:莲藕的利尿作用,能促进体内废物快速排出藉此净化血液。莲藕冷热食用皆宜,将莲藕打成汁,可加一点蜂蜜调味直接饮用,也可以小火加温,加一点糖,趁温热时喝。
相关阅读